媒体关注
A股市场产业资本“套利”潮涌
更新时间: 2014-08-08
在大盘逐渐走强之际,产业资本的动向牵动着股市神经。据券商机构统计,7月以来嗅觉灵敏的产业资本增减持动作频繁,其中减持金额略有上升,增持金额略有下降,创业板减持金额环比降幅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眼下产业资本存在低位代持、高位套现的强烈冲动,而部分海外资金也通过资本掮客进驻A股。在一级市场,产业资本纷纷举牌上市公司,践行“股东积极主义”的资本大鳄开始寻求上市公司治理权,产业资本的话语权在逐步增强。同时,不少神秘控制人通过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等方式打造新的“资本派系”,各种股权交易、市值管理手段举不胜举,为A股市场的行情演绎埋下伏笔。
低位减持暗藏套利玄机
近期,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A股行情呈现走暖迹象,蓝筹股、周期股等涨幅明显,部分主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增持公司股份,提升市场看多人气。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板行情见顶风险加剧,大股东和高管的减持动作也日益增多,减持额度不断加大,与主板市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统计显示,7月以来,产业资本对72家公司进行增持,合计增持20.88亿股,折合市值约121.87亿元,其中主板股票成为产业资本增持的主要目标,增持品种从银行、地产扩散至钢铁、机械、电力、家电等蓝筹股。与此同时,创业板的产业资本减持额度却在不断加大,累计共有55笔次大股东减持和78笔次高管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药、军工等板块受市场各路资金追捧同时,不少股价涨幅惊人的个股却频频遭遇大股东减持,多只股票减持市值达1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在部分上市公司业绩稳定的情形下,产业资本依然大量减持出逃,并且出现二级市场股价较低仍遭遇减持的情况,令投资者难以捉摸。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14年7月减持金额为77.18亿元,比6月的65.53亿元略有上升。7月最后一周减持公司数为22家,此前两周分别为21、15家次,减持家数有所上升。
券商分析人士认为,产业资本往往是一个比二级市场投资者更了解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和未来业绩的群体,其增减持动向代表未来行情和产业发展的动向。尽管在公司层面,产业资本利用股价上涨进行套现是由于上市公司产业战略布局和企业发展补充资金的需要,股价上涨高位减持无可厚非,但产业资本出逃无疑也会形成市场资金失衡格局,并可能发出悲观信号,令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产业发展前景产生疑虑。
除了融资需求之外,大量产业资本出逃可能隐藏“低卖高买”动机,股价低位频繁换手背后,是资本方为未来上涨做市值管理布下的“棋局”。据熟悉市场资本运作的人士透露,不少上市公司股票在大股东减持之后,反而涨势明显,其主要的运作逻辑就是通过“低位减持代持”来获得股价未来上涨的超额收益。“每一轮产业资本的出逃都可以看到这类低位换手的减持模式,目的可能在于为将来减持做避税准备。通常而言,大小非在低位减持股票后可以将所得税降至较低水平,减持后股份会由另一个关联账户代持,减持者可间接控制该账户然后做市值管理,等股价上涨后再度高位抛出。”
另有私募人士表示,大小非减持的潜规则比较多,主要在于减持股东、中间经纪人、游资等在内的资本各方的互相配合。比如让减持股东和接盘方先达成一个固定价格的转让协议,之后再宣布减持、释放利好、拉抬股价等,实际减持价格最终高出的部分就归资金运作方所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行情渐起之际,这类减持模式往往会夹杂其中,并演变成更多资金方参与的链条,最终由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接盘。
大股东定增强化话语权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频频发布定增公告,希望通过引入产业资本,以解决资金不足的状况。在这期间,不少资本大佬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和上市公司高管成为定向增发的认购主力。实际上,随着大盘的企稳,代表产业资本动向的大股东或高管包销上市公司定增的案例也日益增多。为扩大话语权,产业资本在逐利套现之外,也在积极践行“股东积极主义”的控制权投资模式,通过举牌来寻求上市公司的股东治理,以公开合理的规则程序来获得超额资本收益。
从目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定增方案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新模式,即产业资本通过低位减持之后再承包所有定增,其中的运作方式值得玩味。8月3日,浙江嘉兴某紧固件行业的上市公司推出定增方案,其大股东将全额认购所有增发股。而据资料显示,自今年2月17日以来,该大股东已累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达22次,其中20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两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合计减持15.86%股份。粗略统计,前述减持均价为每股7.38元,低于此次非公开股票的发行价每股8.11元。在资本运作方的眼中,先通过减持获得资金,再通过定增让大股东折价买进股票,这种操作模式无疑也是产业资本进行套利的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不少由资本大佬带领的产业投资基金也开始在上市公司定增方案中日渐活跃。6月5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畜牧公司计划引入马云旗下云峰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产业投资基金向畜牧公司以现金方式增资。而据华数传媒此前对外公开定增预案显示,马云、史玉柱实际控股的云溪投资斥资65.36亿元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2.87亿股,占发行完成后华数传媒股份总数的20%。
分析人士指出,以大股东和高管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军团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其实也是对所看好行业进行合理的投资。随着对上市公司话语权的加强,产业资本的介入将逐步渗透到上市公司后续的管理决策,对A股二级市场带来更大的影响。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共有495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绝大多数公司的定增对象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拟购资产的股东,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其中有217家上市公司面向大股东、大股东关联方及境内自然人,还有一部分是上市公司高管。
深圳某位接触产业投资基金的人士分析,当前并购市场日渐活跃,不少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正在加速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和市场布局,引入产业基金的动力较强。“目前上市公司股价在市场上尚处于低位,定向增发相对价格较低,这正符合产业资本的买入要求,越便宜越好,刺激产业资本加速进场。加上有资本大佬的介入,上市公司的定增概念也会受到二级市场的关注,其股价也有所表现。”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不少处于价值洼地的上市公司也成为产业资本的举牌热门,徽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等企业相继上演了股权争夺大战,通过增持股份举牌上市公司,也逐渐成为产业资本的扩张手段,而相关举牌概念股股价则无一例外出现大涨。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产业资本举牌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产业资本扩张需要,另一种则是通过举牌实现借壳上市。而在市场资金方看来,越来越多的产业资金加入举牌大战,也是刺激上市公司股价大涨的直接因素,外围投资者可以遵循产业资本投资路径寻找投资标的。
资本派系玩转股权游戏
无论是低位减持代持,还是举牌争夺上市公司话语权,在产业与资本的纠葛之间,可以隐约看到资本派系力量暗藏其中。围绕对上市公司产业拓展的资本市场资金布局,资本系江湖中的大佬们利用手中的人脉圈子,通过多重股权安排、链条式的融资杠杆以及二级市场资本操作,来打造自身的集团大版图,进而深刻影响着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波动,也为未来A股行情的演绎埋下伏笔。
近段时间,被市场称之为“鹏欣系”的产业资本动作引来市场高度关注。根据近期公告,国中水务、鹏欣资源、大康牧业3家上市公司陆续推出募资规模分别为10.99亿元、38亿元、25.1亿元的定增计划,鹏欣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分别出资认购相关股份。而去年鹏欣集团通过参与大康牧业的50亿元定增计划顺利成为大康牧业的实际控制人。有市场人士分析,鹏欣系的资本运作轨迹相对比较清晰,一方面通过不断收购热门资产来壮大自身体系;另一方面则通过旗下掌控的上市公司反复增发、除权、再增发等模式,一步步加注筹码,扩大影响力,同时也抬升了上市公司股价,做大了市值。
在A股市场中,类似鹏欣系的产业资本运作力量非常多见,而且日益形成分割上市公司利益盘的核心力量。据了解,诸如“当代系”、“硅谷系”、“梧桐系”、“恒康系”等已成为当下A股市场上新涌现的一批资本势力,这些层出不穷的资本派系通过反复不断地资本运作,将产业的枝蔓蔓延至文化、金融、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在上市企业的扩张、重生或转型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业内人士认为,眼下产业资本存在低位代持、高位套现的强烈冲动,而部分海外资金也通过资本掮客进驻A股。在一级市场,产业资本纷纷举牌上市公司,践行“股东积极主义”的资本大鳄开始寻求上市公司治理权,产业资本的话语权在逐步增强。同时,不少神秘控制人通过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等方式打造新的“资本派系”,各种股权交易、市值管理手段举不胜举,为A股市场的行情演绎埋下伏笔。
低位减持暗藏套利玄机
近期,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A股行情呈现走暖迹象,蓝筹股、周期股等涨幅明显,部分主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增持公司股份,提升市场看多人气。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板行情见顶风险加剧,大股东和高管的减持动作也日益增多,减持额度不断加大,与主板市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统计显示,7月以来,产业资本对72家公司进行增持,合计增持20.88亿股,折合市值约121.87亿元,其中主板股票成为产业资本增持的主要目标,增持品种从银行、地产扩散至钢铁、机械、电力、家电等蓝筹股。与此同时,创业板的产业资本减持额度却在不断加大,累计共有55笔次大股东减持和78笔次高管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药、军工等板块受市场各路资金追捧同时,不少股价涨幅惊人的个股却频频遭遇大股东减持,多只股票减持市值达1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在部分上市公司业绩稳定的情形下,产业资本依然大量减持出逃,并且出现二级市场股价较低仍遭遇减持的情况,令投资者难以捉摸。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14年7月减持金额为77.18亿元,比6月的65.53亿元略有上升。7月最后一周减持公司数为22家,此前两周分别为21、15家次,减持家数有所上升。
券商分析人士认为,产业资本往往是一个比二级市场投资者更了解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和未来业绩的群体,其增减持动向代表未来行情和产业发展的动向。尽管在公司层面,产业资本利用股价上涨进行套现是由于上市公司产业战略布局和企业发展补充资金的需要,股价上涨高位减持无可厚非,但产业资本出逃无疑也会形成市场资金失衡格局,并可能发出悲观信号,令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产业发展前景产生疑虑。
除了融资需求之外,大量产业资本出逃可能隐藏“低卖高买”动机,股价低位频繁换手背后,是资本方为未来上涨做市值管理布下的“棋局”。据熟悉市场资本运作的人士透露,不少上市公司股票在大股东减持之后,反而涨势明显,其主要的运作逻辑就是通过“低位减持代持”来获得股价未来上涨的超额收益。“每一轮产业资本的出逃都可以看到这类低位换手的减持模式,目的可能在于为将来减持做避税准备。通常而言,大小非在低位减持股票后可以将所得税降至较低水平,减持后股份会由另一个关联账户代持,减持者可间接控制该账户然后做市值管理,等股价上涨后再度高位抛出。”
另有私募人士表示,大小非减持的潜规则比较多,主要在于减持股东、中间经纪人、游资等在内的资本各方的互相配合。比如让减持股东和接盘方先达成一个固定价格的转让协议,之后再宣布减持、释放利好、拉抬股价等,实际减持价格最终高出的部分就归资金运作方所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行情渐起之际,这类减持模式往往会夹杂其中,并演变成更多资金方参与的链条,最终由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接盘。
大股东定增强化话语权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频频发布定增公告,希望通过引入产业资本,以解决资金不足的状况。在这期间,不少资本大佬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和上市公司高管成为定向增发的认购主力。实际上,随着大盘的企稳,代表产业资本动向的大股东或高管包销上市公司定增的案例也日益增多。为扩大话语权,产业资本在逐利套现之外,也在积极践行“股东积极主义”的控制权投资模式,通过举牌来寻求上市公司的股东治理,以公开合理的规则程序来获得超额资本收益。
从目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定增方案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新模式,即产业资本通过低位减持之后再承包所有定增,其中的运作方式值得玩味。8月3日,浙江嘉兴某紧固件行业的上市公司推出定增方案,其大股东将全额认购所有增发股。而据资料显示,自今年2月17日以来,该大股东已累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达22次,其中20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两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合计减持15.86%股份。粗略统计,前述减持均价为每股7.38元,低于此次非公开股票的发行价每股8.11元。在资本运作方的眼中,先通过减持获得资金,再通过定增让大股东折价买进股票,这种操作模式无疑也是产业资本进行套利的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不少由资本大佬带领的产业投资基金也开始在上市公司定增方案中日渐活跃。6月5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畜牧公司计划引入马云旗下云峰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产业投资基金向畜牧公司以现金方式增资。而据华数传媒此前对外公开定增预案显示,马云、史玉柱实际控股的云溪投资斥资65.36亿元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2.87亿股,占发行完成后华数传媒股份总数的20%。
分析人士指出,以大股东和高管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军团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其实也是对所看好行业进行合理的投资。随着对上市公司话语权的加强,产业资本的介入将逐步渗透到上市公司后续的管理决策,对A股二级市场带来更大的影响。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共有495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绝大多数公司的定增对象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拟购资产的股东,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其中有217家上市公司面向大股东、大股东关联方及境内自然人,还有一部分是上市公司高管。
深圳某位接触产业投资基金的人士分析,当前并购市场日渐活跃,不少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正在加速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和市场布局,引入产业基金的动力较强。“目前上市公司股价在市场上尚处于低位,定向增发相对价格较低,这正符合产业资本的买入要求,越便宜越好,刺激产业资本加速进场。加上有资本大佬的介入,上市公司的定增概念也会受到二级市场的关注,其股价也有所表现。”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不少处于价值洼地的上市公司也成为产业资本的举牌热门,徽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等企业相继上演了股权争夺大战,通过增持股份举牌上市公司,也逐渐成为产业资本的扩张手段,而相关举牌概念股股价则无一例外出现大涨。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产业资本举牌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产业资本扩张需要,另一种则是通过举牌实现借壳上市。而在市场资金方看来,越来越多的产业资金加入举牌大战,也是刺激上市公司股价大涨的直接因素,外围投资者可以遵循产业资本投资路径寻找投资标的。
资本派系玩转股权游戏
无论是低位减持代持,还是举牌争夺上市公司话语权,在产业与资本的纠葛之间,可以隐约看到资本派系力量暗藏其中。围绕对上市公司产业拓展的资本市场资金布局,资本系江湖中的大佬们利用手中的人脉圈子,通过多重股权安排、链条式的融资杠杆以及二级市场资本操作,来打造自身的集团大版图,进而深刻影响着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波动,也为未来A股行情的演绎埋下伏笔。
近段时间,被市场称之为“鹏欣系”的产业资本动作引来市场高度关注。根据近期公告,国中水务、鹏欣资源、大康牧业3家上市公司陆续推出募资规模分别为10.99亿元、38亿元、25.1亿元的定增计划,鹏欣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分别出资认购相关股份。而去年鹏欣集团通过参与大康牧业的50亿元定增计划顺利成为大康牧业的实际控制人。有市场人士分析,鹏欣系的资本运作轨迹相对比较清晰,一方面通过不断收购热门资产来壮大自身体系;另一方面则通过旗下掌控的上市公司反复增发、除权、再增发等模式,一步步加注筹码,扩大影响力,同时也抬升了上市公司股价,做大了市值。
在A股市场中,类似鹏欣系的产业资本运作力量非常多见,而且日益形成分割上市公司利益盘的核心力量。据了解,诸如“当代系”、“硅谷系”、“梧桐系”、“恒康系”等已成为当下A股市场上新涌现的一批资本势力,这些层出不穷的资本派系通过反复不断地资本运作,将产业的枝蔓蔓延至文化、金融、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在上市企业的扩张、重生或转型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少业绩较差的ST公司面临退市危机之际,常常会遇到实力雄厚的资本派系援助,在被接盘之后进行迅速的资产整合而重新获得市场认可。深圳某私募人士指出,不少上市公司虽然濒临破产边缘,但债务关系简单,大资金接手后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进行运作,既帮助原企业完成产业转型,也避免了控制人在股权交易中可能出现的违规嫌疑,进而完成产业资本的布局。不过,这些娴熟运用各类操作平台的资本派系,往往通过操盘手、资本中介、私募投资资金以及隐形的内部人链条,来进行上市公司的资产置换、壳资源的倒卖以及维护股价的市值管理,成功归拢来自资本市场庞大的资金,其中不乏圈钱、财务造假等灰色空间的滋生,因而始终受到监管层和市场的警惕。
-----------------------------------------------------------------------------------------------------------------------------------------
力利记集团网址:http://www.lelege.cn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上一篇:国务院:促进产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下一篇:发改委政策加码新兴产业